关停活禽市场存争议:请给家禽企业留条活路!

2020-02-05 0

本报记者蒋政郑州报道

拥有1000万只肉鸡存栏的张涛(化名)搞不明白,为什么每次疫情,他们养殖户都要受损。

作为广东省开平市的养殖户,他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2006年的禽流感、2013年的H7N9,包括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不管疫情的最终原因是否与家禽有关,我们总是受害者。”2月2日,张涛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张涛在当地是养殖大户,业务已经拓展至育苗、饲料、肉鸡养殖。除此之外,他还拥有一处活禽交易市场。“目前并没有证据说新冠肺炎疫情跟家禽有关,但各地的活禽交易市场已经关闭了。这可是目前家禽主要的交易方式。”受疫情影响,他目前每天都要处理3万余只鸡苗,具体手段有掩埋、焚烧等处理方式。

类似的现象在全国多地上演。成千上万只家禽幼崽被它们的主人放弃,原本应流入市场的肉鸡肉鸭,大部分积压在各个养殖场中。散落在各地的养殖户,备受煎熬但别无他法,只能焦急等待新冠肺炎疫情好转,并带动家禽行情转暖。

倒苗、滞销频发

“我这边每天待售的鸡苗有六七万羽。现在有50%都要全部倒苗。”张涛说。

倒苗,即是通过各种手段将鸡苗处理掉。张涛大多采取掩埋、焚烧等方式。他算了一笔账:单是鸡苗,一只成本是2块钱左右,仅此一项他每天损失是六七万块。如果不倒苗,鸡苗饲养是成本,而销售不出去,还会产生新的成本。

2019年的猪瘟疫情,让更多的老百姓转向家禽消费,很多家禽养殖企业选择扩产。而2019年底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深刻地影响着这个行业。

“封村封路,企业延迟开工、人员不能流动,使得鸡苗销售遇阻,饲料供应不上,出栏肉鸡大量积压。”张涛表示。

在1月28日、29日、30日,他将12万只肉鸡进行掩埋。这批家禽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出栏,但张涛选择“战略性”放弃。“如果继续饲养,每天的饲料成本难以承受。并且现在肉鸡价格低迷,我对一个月后的肉鸡价格也不抱太大希望。只能选择处理掉。”

图片:已经转进袋中准备集体处理的肉鸡。张涛供图

他选择了更加人性化的处理方式:先将肉鸡麻醉,然后装进袋子进行集中掩埋。在他发给《中国经营报》记者的视频中,满屏的肉鸡被挖掘机丢在一个新挖的深沟中,然后撒上石灰进行掩埋。

只是,即便如此,他家依然积压了大量的肉鸡。每天待出栏的肉鸡数量在8万到10万只左右,目前正常销售只有10%~20%。“一只肉鸡每天消耗3到4毛钱的饲料。这个成本也是让人难以承受。”张涛说。

张涛的经历并非孤例。家住河南封丘的崔永强(化名),目前饲养6000只鸡,以卖鸡蛋谋生。他每天可以收到5500个鸡蛋,攒两三天就有人前来收购。但是受疫情影响,现在家里囤了数万个鸡蛋。“路都给封了,没人收。”他说,“现在温度低,鸡蛋还放得住。如果温度高了,鸡蛋很容易就坏了。

福建省龙海养鸭协会会长林顺东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现在当地活鸭卖不出去,没人采购鸭苗,大批的鸭苗只能倒掉。

广西玉林市水产畜牧业协会会长庞宏志收集的当地情况显示,当地三家较大的养殖企业每天处理的鸡苗在25万羽左右。当地接近80%的鸡苗出现销售困难。

其中一家养殖企业在反映情况的材料中提到:“高速出口封闭,各个家禽市场封闭暂停营业。今年从年初二到现在由于防控的原因本来应该每天销售10多万羽鸡的数量直接降为0羽,肉鸡销售不出,没有资金收入,但鸡在继续耗饲料,企业变得导常艰难。鸡苗也是走不出高速,入不了村,初二到现在每天4万羽的鸡苗只能打包处理。”

“我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2006年的禽流感、2013年的H7N9,每次都对我们冲击很大。我觉得,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甚至超过了前几次。”张涛说。

挨饿的家禽

掩埋的幼苗已经死去,成长中的家禽正在挨饿。

湖北省家禽业协会工作人员伍志敏的朋友圈,近期频繁更新多家企业求购饲料的信息:××××饲料厂急需二级以上玉米1000吨,豆粕500吨,负责当地100万只蛋鸡饲料,目前现状:即将断料;××××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急需玉米60吨,豆粕40吨,自养21万只蛋鸡,目前现状:已断料,需调剂购买……

他所在的协会于1月28日向两家国企发出求援,希望对口支援湖北当地18000吨玉米和12000吨豆粕。

湖北宜昌市养殖户张青林(化名)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封路导致饲料没法运进来,都是靠小货车转运。同时活禽无法上路,鸡喂出来也没办法卖。

他在向湖北省家禽业协会的求助信中提到,在大多数养殖户、养殖场弹尽粮绝的时候,各地方政府为了控制疫情蔓延,依然在严格限制屠宰场、饲料厂复工。这导致前面没有饲料,后面没法屠宰,养殖户、养殖场只有坐以待毙。如果断料几天,大量的禽类陆续将被饿死。据其统计的数据,宜昌市下属两个镇的18家养殖户,存栏数就接近50万只。

“这些养殖户大多是散户,很多人是借钱养殖,没有抗风险能力。如果整批报废的话,基本就翻不过身了。”张青林说。

伍志敏向记者提到,湖北是疫情重灾区,鸡苗以及饲料的运输管控非常严格。尤其是饲料,玉米和豆粕大多从东北以及沿海地区通过水路运输过来,目前还需进一步协调。在协会发出呼吁后,目前当地饲料供应有一定缓解,但整体还是存在困难。

张涛自家的饲料厂,也因运输以及开工问题受到较大影响。“当地封村封路,运输出现障碍。并且,疫情使得企业延迟开工。我们饲料的原材料跟不上,目前也是非常紧张。”他预计,如果企业延迟开工,交通运输还没改善,正月十五左右,养殖企业将会出现大面积的断粮现象。

山东仙坛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是饲料加工。该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目前该公司还没有完全复工。按照每年的生产安排,是在每年正月十五才安排生产。另根据当地政府要求,2月10日之前不能开工。疫情对公司的影响还不能估算。

不过,利好消息也在传出。1月30日,农业农村部联合多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严格执行“绿色通道”制度,保障“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饲料生产和屠宰企业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要加快生产恢复、满足畜禽养殖饲料需求,增加畜禽产品有效供给。

西部证券发表研报指出,疫情对禽蛋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饲料紧缺、调运不畅、消费意愿降低等偏空因素,但是,若此次供给端大幅去产能,则疫情过后毛鸡、蛋类市场有望迎来反弹。

只是,对于众多中小型养殖户来讲,能否熬过疫情还是未知数。

关闭活禽交易市场

“现在活禽交易市场关闭,活鸭卖不出去。”林顺东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全国多地提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为有效防范肺炎疫情扩散,包括河南、湖北、云南等多地发文要求全面禁止市场销售活禽。事实上,在此之前,包括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已经要求不同程度限制活禽交易。

此外,进入2020年以来发生的禽流感疫情,或进一步促使活禽交易市场关停的步伐。2月1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官网发布,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发生一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现已扑杀家禽17828只,全部病死和扑杀家禽均已无害化处理。在此之前的1月份,新疆接连出现4起当地野生天鹅发生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广西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吴坚认为,不应对上述几起禽流感疫情过分解读和恐慌。“近些年来,我国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禽流感疫情,不能因为一个或几个地方出现了禽流感疫情就把全国的活禽交易市场都关闭了。

他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目前家禽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很多基层防疫措施加码,导致活禽交易市场被关闭。如果不紧急采取措施,大批家禽养殖企业和农户将会破产,同时由于产能大幅减少,将导致下一轮的家禽价格大幅上涨,影响菜篮子供应,影响民生。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要求,只是加强农贸市场环境整治,并没有要求关闭活禽经营市场。但到了基层,这一政策变形走样了,许多地方都关闭了当地的活禽经营市场。”吴坚说。

张涛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果全部关停活禽交易市场,只能依靠屠宰场,然后供应给超市。但这又面临新的问题。一方面是屠宰场的承载能力有限,另外,如果想开辟新的屠宰场,又面临着土地、环保和资金的问题。

“防疫不能误伤家禽行业,基层政府应纠正当前关闭活禽交易市场的错误做法,回到落实活禽经营市场‘一日一清洗、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休市、活禽零存栏’制度的正确轨道上来,挽救家禽行业,给家禽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一条活路。”吴坚表示。

直至今日,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消弭,家禽业仍处于“水深火热”当中。张青林不知道何时家门口的道路能够畅通,但本是散户的他已经禁不起太长时间的消耗。“我们不愿意给疫情防控添乱,我们只是希望做好隔离的情况下让屠宰场早些开工,诸如点对点、专车专人的运输等。这样既能起到防疫,又能解决养殖户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一刀切。”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