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沃资讯 由于美豆价格在触及2016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后承压收低,导致国内豆粕出现跟跌现象。此外,国内豆粕库存高企,下游对高价豆粕产生抵触心态,采购趋于谨慎,油厂挺价动力不足。国内豆粕近期将保持震荡走势为主,但未来看涨预期不变。
10月28日豆粕行情

受南美大豆收成前景改善影响,周二CBOT大豆期货市场先扬后抑在触及2016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后承压收低。国内豆粕现货市场继续呈现小幅回落行情。
目前山东、江苏、福建、两广等沿海港口地区豆粕主流报价跌至3230-3350元/吨附近;吉林、辽宁地区豆粕价格跌至3350-3450元/吨附近;河北、天津地区豆粕报价跌至3300-3350元/吨附近,华中地区豆粕报价跌至3340-3400元/吨附近,西南、西北多地豆粕报价3450-3500元/吨附近。
美豆进入收割期后,其利多支撑除了来自我国庞大的需求外,南美出现的拉尼娜现象炒作成为另一个利多因素。农业咨询机构AgRural周一称,截至上周四,巴西新季大豆播种完成23%,在经历初期的干旱后,近日出现的降雨有助于该国大豆播种进度提速。也就是说,在利多炒作期间会出现令市场回调的因素,因此美豆盘面在触及高点后承压回落,导致国内豆粕下跌。
与此同时,国内供应端开始出现利空打压现象。进口大豆到港量持续增加且数量庞大,油厂压榨量回升至超高水平,豆粕库存也明显回升。机构数据统计:截至上周五,沿海主要地区豆粕库存总量为92.15万吨,周比继续增加,较去年同期的55.65万吨增加65.58%。甚至有些油厂开始有胀库迹象,令市场阶段性跟涨力度减弱。
虽然近两日豆粕出现回落迹象,但从各方面影响因素来看,豆粕价格不具备长期走跌的条件。
首先,美豆持续高位运行,且拉尼娜天气现象仍在持续发展,未来整体走势易涨难跌;进口巴西大豆榨利出现亏损,豆粕成本升高限制油厂降价空间。
其次,国内需求端明显恢复。目前生猪产能恢复较为明显,农业农村部称:目前生猪存栏量已恢复到2017年底的8成以上。需求端对豆粕价格的支撑作用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