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检查向中国供应的“冷冻”肉使得进口减少,食品价格上涨

2020-12-02 0
 
    栎沃资讯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sputniknews报道,以前陈列着世界各地牛排的北京超市的冰柜逐渐变得空空如也。据《海峡时报》报道,对供应商严格的新冠病毒检测使得进口减少,食品价格上涨。
  路透社在本周探访的五家北京的超市有三家牛肉短缺。
  家乐福连锁的一名售货员告诉路透社:”几天内将不再有进口的新鲜牛肉库存”
  在这一年中最旺的销售时间段,这对行业来说是个大问题。
  中国从6月开始收紧对肉类和海鲜进口的管制,而在几个城市的港站作业人员中检测出Covid-19新冠阳性反应后,11月初大幅加强了检查。
  新措施包括扩展了需做检测的食品清单以及额外增加的消毒措施,这增加了进口商的成本,拉长了进口程序的时间,并让其他的官方手续更加复杂。
  这些措施特别不利于牛肉贸易的蓬勃发展,去年中国牛肉贸易总额达到了86.5亿美元。尽管购物者从冷藏食品中感染病毒的风险较低,但是中国官员本周表示,感染风险仍然还是存在的。
为什么我们不能停了进口肉?
  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频频检出新冠病毒,不少网友不断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发问,为什么不能停止冷链食品进口?
  事实上,进口冷链食品根本不可能采用一刀切式的停摆措施。因为进口在很大程度上有补充国内供需、平抑物价的作用。以猪肉为例,在今年生猪供应收缩的行情下,进口的需求更为旺盛。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进口猪肉290.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33.7%。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同比分别减少19.9%和19.1%。
  在我国疫情率先缓解、消费加速回补的阶段,美国、加拿大、巴西、西班牙和德国等猪肉主要出口国的进口猪肉价格优势明显。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我国猪肉进口均价从今年1月份的每千克22.4元持续跌至8月份的每千克16.5元,与8月底全国农批市场每千克48.42元的猪肉平均售价相比,猪肉进口价格优势较大,一定程度上推动进口量增加。而如果没有这些猪肉补充,8月份的平均猪肉价格可能远高于48元一公斤。
  禽肉也是如此。今年前8个月,中国从美国购买了价值4.18亿美元、累计28万吨禽肉产品,占同期美国禽肉出口总量的12%,创5年来新高。它们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平抑物价的作用。
  另外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鸡爪。和国外消费和饮食不同的是,中国消费者喜欢吃鸡爪和鸡翅。而国外更多是鸡胸肉或者大块的琵琶腿为主,对鸡爪和内脏的需求较低,由此正好形成了市场需求的互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前10个月,中国进口冻鸡62.5万吨,其中鸡翅逾21万吨、鸡爪近16万吨,占同期冻鸡进口量约63%。这些鸡爪进入中国之后,会进入餐厅或者小吃店,以豉汁蒸凤爪或者泡椒凤爪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一方面,这些鸡爪的价格低廉,也能够平抑一些成本。此外,它们也能够满足中国市场消费者对于鸡爪的需求。不只是鸡爪,还有猪蹄也是这样。
  中国不仅是全世界最大的猪肉消费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猪蹄需求国。被中国人视为美味佳肴的猪蹄,在其它很多国家,往往是和猪内脏等猪副产品一起用来制作宠物饲料,或者被当做废品处理掉,因此也被称为“猪肉垃圾”,由此形成了巨大的价格差。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师马文峰曾对界面新闻表示,进口猪蹄比国内猪蹄便宜50%。所以,要为了防止新冠病毒传播而彻底切断进口冷链并不现实。
  但进口冷冻食品的供应链还是因此受到了影响。由于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波及多个省份,涉及产品范围从海产品到畜禽肉类产品,国家加大了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和抽检力度。2020年10月我国进口猪肉33万吨,同比上涨80.4%,环比减少13.2%。如果进口冷链食品的贸易商变得消极起来,对于国内的供需而言最终并不是好的结果,很可能会引发价格波动。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